【腔隙性腦梗死】一、
腔隙性腦梗死(Lacunar Infarction)是腦血管疾病中的一種常見類型,屬于缺血性腦卒中的亞型。它主要由大腦深部的小穿通動脈發(fā)生閉塞引起,導致局部腦組織缺血壞死。由于病變范圍較小,臨床上常表現(xiàn)為輕微或非特異性癥狀,容易被忽視。
該病多見于中老年人群,尤其是高血壓、糖尿病、高血脂等慢性病患者。其發(fā)病機制與小血管病變密切相關(guān),常見病因包括動脈硬化、微栓塞等。診斷主要依靠頭顱MRI,尤其是T2加權(quán)像和FLAIR序列,能夠清晰顯示腔隙灶。
治療以控制基礎(chǔ)疾病為主,如降壓、降糖、降脂等,同時可使用抗血小板藥物預防復發(fā)。對于部分患者,可能需要進行康復訓練以改善功能障礙。
二、表格展示
項目 | 內(nèi)容 |
中文名稱 | 腔隙性腦梗死 |
英文名稱 | Lacunar Infarction |
分類 | 缺血性腦卒中的一種亞型 |
發(fā)病部位 | 大腦深部白質(zhì)、基底節(jié)、丘腦、腦干等小穿通動脈供血區(qū) |
常見病因 | 高血壓、動脈硬化、微栓塞、糖尿病、高血脂等 |
典型癥狀 | 癥狀輕微,如肢體無力、言語不清、步態(tài)不穩(wěn)等 |
診斷方法 | 頭顱MRI(T2WI、FLAIR)、CT(部分病例可見低密度影) |
治療方法 | 控制危險因素(如降壓、降糖、降脂)、抗血小板藥物、康復訓練 |
預后情況 | 一般較好,但易復發(fā),需長期管理 |
高危人群 | 中老年人、有高血壓、糖尿病、吸煙史者 |
三、注意事項
腔隙性腦梗死雖然病變范圍小,但若未及時發(fā)現(xiàn)和處理,可能逐漸發(fā)展為更嚴重的腦卒中或認知功能下降。因此,早期識別、規(guī)范治療和定期隨訪非常重要?;颊邞?yīng)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,避免過度勞累,定期監(jiān)測血壓、血糖和血脂水平。